根據院黨委安排,2013年5月30日下午在院學術廳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講座,由學院教學督導組組長郭長青教授主講,題目是“講課中的口頭表達問題”,全院教師參加聽講。
針對學生反映最多的教學中的幾個問題——聽不清(聲音小、語速快)、聽不懂(普通話差、邏輯性差)、照本宣科(念教材、念PPT),郭長青教授首先簡單介紹了講課的基本要素、講課中口頭表達的要求和特點、影響口頭表達效果的主要因素,然後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近期的專項自我訓練體會,從技術的角度重點講述了如何矯正普通話發音、如何提高聲音質量這兩個問題。他指出:随着學生自身普通話水平一代代提高,學生對老師普通話缺陷的容忍度越來越低,但是,隻要我們肯下工夫,攻克難點,掌握規律,勤查勤記,就一定可以在這方面有較大的改進。他通過形象的比方,講述了發聲器官的構造和原理,結合自己在流緻振動方面的研究,提出了如何用氣、如何調整各發聲器官的位置和狀态,使音量放大、音色飽滿,而又不使聲帶受到損傷。他還特别強調了适當放慢語速的諸多好處。
此外,郭長青教授還就肢體語言的運用、多媒體與闆書的結合、師生互動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他提出:老師講課要把手腳解放出來,PPT最好是整頁翻,重點、難點的詳細推導過程最好用闆書,老師不能讓PPT牽着鼻子走,老師也不要牽着學生的鼻子走。師生互動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老師提問、學生回答,隻要教師注意接收了學生的反饋,并據此對教學内容、方式、進度作出即時的調整,就存在師生互動,簡單的提問、異口同聲的回答不是好的師生互動。
郭教授的講座引起了老師們極大的興趣,赢得了陣陣掌聲,大家都覺得受益良多。